朝彬娱乐网朝彬娱乐网

【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】把答卷写在乌蒙大地上——从特色经济看昭通脱贫攻坚驱动产业重构升级③

  原标题: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 把答卷写在乌蒙大地上——从特色经济看昭通脱贫攻坚驱动产业重构升级③    

  盛夏时节,壮丽行走在昭鲁坝子苹果主产区,年奋60多万亩苹果园里,斗新大地动产学校阁楼红彤彤的时代上苹果缀满枝头,果香沁人心脾。把答

  瞄准中国苹果总产业塔尖上10%的卷写经济坚驱级③目标定位,昭通坚持规模化、乌蒙高端化、特色通脱品牌化,看昭实现“此苹果非彼苹果的贫攻根本转变”。

  昭通连续举办了“2018年昭通苹果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收节”“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”“云南贫困地区品牌农产品招商对接活动”等活动。业重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,构升昭通市长郭大进在代表通道上推销昭通苹果,壮丽昭通苹果一时成全国“网红”。年奋

  “把笋用竹产业作为北部8县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斗新大地动产主打和兜底产业,坚持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路子,大力发展竹基地,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。”

  “小小花椒树,致富大产业”“品天下苹果,还看今昭”“昭通大洋芋,世界马铃薯、扶贫大产业”……这些耳熟能详的高原特色产业品牌,已成为昭通“绿色食品牌”的亮丽名片。

  苹果种植规模突破60万亩,马铃薯规范化种植规模突破310万亩,竹产业基地建设450万亩,花椒种植130万亩……“老产业+新理念、新机制、新技术=新产业”,昭通优势特色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。

  思谋求变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

  特色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,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,昭通正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进行着一场革命。学校阁楼

  昭通低纬度高海拔、立体多样的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,孕育了马铃薯、苹果、天麻、花椒、竹子、生猪肉牛养殖等高原特色产业。

  昭通是世界上马铃薯生长最适宜区、世界天麻原产地、中国南方最大优质苹果基地、中国最大的筇竹基地,昭通金江花椒声名远播,还是冷凉蔬菜、白魔芋、半边红李子、猕猴桃的优质种植区域。

  长期以来,传统、粗放、低效、单家独户的种植模式,导致这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小、组织化程度低,产业链条短、产品附加值低、品牌影响力小,资源优势与产业现状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”,这些“老产业”该如何做大做强?

  要借鉴云南烟草发展理念,以高度的组织化走出一条适合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规范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路子来。

  根据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着力打造世界一流“绿色食品牌”目标,昭通树立一步登顶意识,按照“三个全覆盖”的要求,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,围绕做大做强、彰显特色、形成支撑的目标,坚持“老产业+新理念、新机制、新技术=新产业”的理念,大力发展苹果、竹子、马铃薯、特色养殖、天麻、花椒“6个百亿元”高原特色产业。

  缺乏龙头带动是制约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。2014年8月,经过多轮考察,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出口商、国内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升集团落户昭通,与昭阳区联合成立昭通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。

  海升集团昭通项目总经办主任蒋启波介绍,海升在昭通的苹果基地全部采用世界先进的砧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,建设了5万亩苹果示范园,成为全国最大单体连片矮砧密植高标准苹果种植基地。此外,海升苹果基地培育或引种的华硕、红蛇等优良品种,亩均收益达10万元以上,与传统的玉米、烤烟种植相比,亩产值是玉米850元的118倍,是烤烟3800元的26倍。新机制、新模式已成为引领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标杆和方向。

  在海升集团种植模式的示范带动下,昭通全市苹果龙头企业发展到20多家、专业合作社250多个,形成“大龙带小龙联结千家万户”的产业格局。

  2017年以来,昭通高标准种植苹果18.8万亩、提质改造老果园49.2万亩,2019年,全市将实现产量65万吨、产值45.5亿元。到2025年,全市高标准苹果种植总面积可达100万亩、产量400万吨,预计种植环节实现产值65亿元。

  “在高寒冷凉山区把传统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成规模化高效农业,昭通高原特色产业的做法值得宣传推荐。”

  7月15日,记者在昭阳区靖安镇西魁梁子万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采访,听完介绍观看用无人机防治晚疫病的场景后,对马铃薯产业的组织化程度、科技水平赞叹不已。

  马铃薯是昭通贫困群众参与度较高的产业,优势区种植户近110万户406万人,占昭通农村人口的77.3%。昭通立足资源优势、产业基础,以现代产业理念改造提升产业升级蜕变,将承载着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希望的“温饱薯”变身“脱贫薯”“致富薯”。昭通计划在昭阳、永善两县区种植5万亩示范基地,带动全市320多万亩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。

  因地制宜

  地方特色产业做特做优

  巧家县马树镇的草莓大棚里正是一片采摘忙,每天有6000件草莓从这里发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。

  今年,巧家整合资金2335万元集中打造万亩草莓基地,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近千万元、勤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1335.8万元,在马树镇马树社区建设现代化草莓种植基地2000余亩,新建大棚1350个,厂房、生产用房3600平方米。同时,将草莓种植大户全部吸收为合作社成员,合力发展草莓产业,带动马树社区、孔家营村、老箐村等地万亩草莓种植。

  盐津县落雁乡种植水稻历史悠久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2017年3月,担任村委会主任的杨昌会选择了熟悉的水稻种植,成立盐津润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,带领1065户4310人种植“状元米”。

  “一是无公害,二是富含硒。”杨昌会用两句话概况了“状元米”的最大亮点。“状元米”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“三品一标”认证工作,获得“双A富硒认证”,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

  “目前走订单销售,产品不愁销。” 杨昌会高兴地说,在盐津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口帮扶城市中山市的推荐下,2018年的“状元米”行销广东、福建、上海等地。

  除了推出“状元米”“榜眼米”“探花米”,盐津润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借助“状元”品牌效应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,将谷壳与艾草等通过系列加工,推出了“状元枕头”等产品,极大提高了“状元米”产品的附加值,延长了产业链。

  走进海拔高达2600多米的巧家县崇溪镇背风村乌金猪养殖基地,放眼望去,群山连绵、天高云阔、绿满山坡,数十头腿短腰圆、体型健壮的乌金猪在山坡草地上悠闲觅食。

  “背风村乌金猪食材生态,长达12至18个月的生长周期,造就了肉质鲜嫩、口感香糯、肥而不腻的特点,鲜肉产品在昆明及巧家备受青睐。”背风村甲马石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荣钱介绍。

  为壮大背风村乌金猪养殖业,巧家县今年整合涉农资金510多万元作为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,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卡户+村集体经济”模式,在背风村成立2个乌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,建设占地面积达20亩的养殖场。2018年,背风村乌金猪已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,新建养殖场投入使用后,乌金猪年存栏量将增加到4000余头,辐射带动周边村社800余户群众养殖乌金猪超过1万头。

  通过东西部协作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分别建起年出栏6万头、8万头的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小区,示范小区让周边各村“分房入住”,统一管理、统一分红;流转土地5万亩种植高山冷凉蔬菜,建起10万吨有机肥厂,将猪粪经发酵后生产有机肥循环利用……随同巧家县副县长杨永玲翻山越岭采访,记者看到巧家药山脚下高寒贫困乡镇的产业发展风生水起。

  绥江半边红李子北京销售受追捧成“网红”,永善脐橙远销广东,大关小黄瓜俏销市场、鲁甸冷凉蔬菜直供香港、巧家小碗红糖供不应求、大山包荞麦系列产品走俏日本市场……这些藏在乌蒙大山深处的优势小产业正在散发出独特的“芳香”,成为“一县一品”“一乡一品”的“当家花旦”。

  在脱攻坚做好产业发展这篇文章中,昭通不仅仅盯着传统优势大产业。围绕群众增收这一目标,各县乡还将目光瞄准小特产业,用现代产业理念将其做特做优、做出规模成效,使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又一引擎。

  创新模式

 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

  “我们用土地和劳动力参与公司入股分红,不出一分钱,公司出苗和技术,果子成熟后,公司全收购。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,家里的收入稳定。”谈起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,盐津县牛寨乡新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绍彬格外兴奋。

  牛寨乡因地制宜,突出抓好中药材、茶叶、林果、花卉苗木、玫瑰花、蔬菜、养殖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产业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助力脱贫攻坚。该乡以“党总支+集体公司+新型经营主体(龙头企业、种养大户、合作社等)+贫困户”的模式,让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,采取土地流转、就近务工、综合服务、收益分红等形式,把农民从零散地块里解放出来发展现代农业。

  彝良县委常委、县委宣传部部长余平介绍,县里立足资源优势想法子,引进山益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探索走循环经济发展和利用中高端市场助农增收的路子。山益宝公司研发和运用了26项专利,实现了国内省内多项技术创新和规模突破,提升了竹笋和天麻加工科技水平,延伸了产业链,实现了对竹笋和天麻全果利用,解决了天麻、竹笋无等级收购,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。

  威信县立足生态优势,聚焦贫困户“短能脱贫,长能致富”,立好项、选对路,因地制宜选准脱贫致富产业,出台产业扶持政策,加强到户产业扶持,采取贫困户将财政扶贫资金、土地、山林等资源入股合作社等方式,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等发展模式,大力发展竹子、魔芋、辣椒、马铃薯、中药材、猕猴桃、肉牛、生猪八大产业。全县已累计投入产业扶持发展资金5.05亿元,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3107户次。如今,威信县“电商+扶贫”“金融+扶贫”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广泛推行,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,乡(镇)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10个,覆盖所有乡镇,优质农产品顺畅走出大山。

  借助中科院科研力量,对昭通天麻、猕猴桃、竹子等产业加大研发力度;与西南林大联合建立筇竹科研基地、建立仿野生菌院士工作站;成立昭通市天麻研究院;引进云南农垦建设马铃薯原原种种薯扩繁基地;出台竹产业扶持基金……一项项举措落地见效。昭通市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全力营造“文明友善,开放包容”的营商环境,着力引进、研发、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,培育建设龙头企业,夯实现代农业基础。

  在昭通我们欣喜地看到,陕西海升、云南农垦、山益宝、滇龙科技、昭通绿健等诸多企业纷纷扎根昭通农村,带领群众一同“掘金”。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“龙头”领舞、高扬,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。在龙头企业引领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下,昭通农业生产正从一家一户的传统模式,向规模化、市场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现代农业高歌猛进。(记者 徐体义 谭晶纯 谢毅 乐志伟 蔡侯友 沈迅)

赞(89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朝彬娱乐网 » 【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】把答卷写在乌蒙大地上——从特色经济看昭通脱贫攻坚驱动产业重构升级③